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正处于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和之中。在教育界有很多不同的应用也是跨越了国界,在不同的国度都开出别样的"花朵"。你能够想到在20世纪的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和中国的学校之间也存在着相类似思想的碰撞吗?这得益于杜威和陶行知这对师徒在教育史上给我们留下的贡献。
说到杜威,我们很快就想到他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这些头衔在考试中是常考的考点,也是作为我们做题判断的依据之一。关于教育的本质,杜威在他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杜威认为:a.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者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关于教育目的,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教育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最重要的在于教学本身)的论述。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这也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原则。杜威非常重视儿童,所以提出了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那么关于儿童所学的经验是什么经验呢,他更多的是认为是社会环境因素的浓缩和综合,他也认为这些环境因素应该更好地去把控,所以提出了"学校及社会"。
乡村幼教之父、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杜威在中国三大弟子之一。杜威曾称赞道:"陶行知是我的学生,但比我高过千倍"。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做题中比较容易和他师傅杜威混淆的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何为生活教育理论呢?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关于生活教育的本体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的核心),也叫起源论。关于生活教育场所论,社会即学校。关于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关于杜威和陶行知的观点还是比较相近的,起初陶行知也是根据杜威的观点进行实践,但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他进行了改变,更多立足于中国的现状,正视中国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记忆这部分的知识呢?我们可以记住其中一人,另一个人的观点反着记,或者是以图表的方式更好记忆,合理利用我们的组织策略。
关于杜威和陶行知的考点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在做题中还是需要仔细辨别,避免选择错误。接下来,我们来通过下面2道题来巩固下:
1."生活就是不断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这个是( )的观点。
A.陶行知 B.杜威 C.蔡元培 D.张之洞
1.【答案】B。解析:"生活就是不断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这是杜威的观点,它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继续进行,所以个体即便离开学校,教育也不能停止。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2."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什么观点?( )
A.教育即生活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学校即社会
2.【答案】B。解析:"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这也是他立足于中国国情所提出来的。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