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李老师在《静夜思》的教案中写道:这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目的”属于( )。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命题是由( )提出。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4.启发式教学活动最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 )。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辩证统一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
5.“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充分说明了( )的重要性。
A.直观
B.启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创新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C 【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故本题选C。
- 2.【答案】B 【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本题选B。
- 3.【答案】C 【解析】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赫尔巴特提出的,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故本题选C。
- 4.【答案】A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故本题选A。
- 5.【答案】A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说的是耳闻不如亲见。故本题选A。